在想着一件事情,那就是怎样阻止魏忠贤的官绅一体纳粮。除了皇帝和个别二杆子,魏忠贤的这一提议几乎得到了大明所有官员的反对。
这种破事儿,皇帝才不会傻乎乎的冲在第一线。他需要有一个挡箭牌,赤裸裸的站在利益受损的东林党面前非常危险。
我们可爱的文盲魏公公接受了这一光荣而又艰巨的人物,最后他死的凄凄惨惨也是应有之意。
其实历史上许许多多的谜团,只要你用利益这两个字去分析,大多都能找出答案。就比如魏忠贤和东林党的争执,其实也就是利益的争执。只不过魏忠贤并不代表他自己,而是代表着皇帝的想法。他正在做一件皇帝想做,而又不敢做的事情。
而我们可爱的东林读书人,将会誓死捍卫读书人不纳粮不缴税的权利。大明朝几百年了,读书人都不纳粮不缴税。这个传统不容置疑!
有困难要执行,没有困难制造困难也要执行。
现在的难题就是大明朝廷需要银子,用银子干什么呢?努尔哈赤父子在辽东闹腾,一仗一仗的打下来,打的都是银子。从蓟州到山海关,屯住着二十几万人马。这些大兵人吃马嚼,这每天都是银子。
只要裁撤了这些大兵,就会省出大笔的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