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伊尹乃迎帝太甲而授之政。帝太甲修德,诸侯咸归殷,百姓以宁。”
秦不疑缓缓念诵起来,众人的脸色皆是一变。因为秦不疑背诵的乃是商汤右相伊尹方太甲与桐宫之典故。
而对于伊尹,汉之大儒皆将其定性为忠臣良相。
秦不疑横扫了众人一眼,语气慢慢加重道:“天子有不明、不尊法,乱德知行为,古之贤相也可放逐让其自省。
如今天子移架许昌乃是自己之选,此天下皆知,诸公却以此诘责与我,岂不可笑。
当今天子虽非太甲,但是大汉却疲敝之极,诸侯割据,民生疲敝,世家自立,有不知可之地为祸。
天子幼被董卓所挟,又被李榷郭汜等人挟持,虽有天时,亦有人为。
如今天子心有疑虑,我岂能束天子与身边。
况且洛阳虽新修,百姓十不存一,四周关卡荒废,我与关中击退鬼方,安抚西凉部族,重修潼关,北有草原胡人,,北之关卡新修不久,天子岂能入主。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许昌便是王廷,天子居之何妨?在诸位眼中,难道曹操是奸佞之臣么?
诸位皆是汉之忠臣,我为天子伐董卓、灭匈奴、诛袁术、败袁绍之时,诸位何在?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