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在国外,这种漫画形式的小说,真的是出乎意料的受欢迎啊!
正是因为有了这个结论,所以他们觉得,《麒麟周刊》的生存周期,起码可以达到1o年左右,这样就能让沪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得到更多的合作利润,能让更多的员工们可以轮换着去工作,增加见识和积累经验的同时,还能挣更多的钱。
老实说,殷俊虽然是他们的合作伙伴,无论是从哪方面来说,沪海美术电影制片厂都从殷俊这边得到了极大的好处,但他们就是和殷俊从来都没有同舟共济的想法。
这或许是他们是国有企业的原因,也或许是他们对于资本主义的那一套非常警惕的原因。
因此,他们才对《麒麟周刊》是这么的评价,而不是“我们应该怎么去让《麒麟周刊》做得更好,从而获得更多的合作好处”。
殷俊知道他们的想法,但也没想过去改变他们。
3o年之后,这样的国企的想法,都没有什么改变,就更别说改.革开.放没两年的现在了。
殷俊没有那个闲心去改变他们的想法,也没有必要。
想法和能力,完全可以分开来看。
但是,这并不妨碍殷俊向他们索取更多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