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注册地,非常让人匪夷所思 。
香江的政.策本来就是“海外营收不用缴税”。
2016年的时候,长实集团大部分的生意都在内地、欧洲和澳洲,他们在香江的比例本来就很小了,缴税也不多,为什么非要这么做呢?
这就很容易让人觉得,李超人这是在准备投欧了,准备和内地切割开来。
于是,这也成为了李超人晚年非常让人诟病的一点,然而他始终没有正面回答,只是简单的说了一句“为了灵活的财务政.策”,根本就不能服众。
李超人这种事业超过一半都在海外的人,离开香江都会让人恐慌,你更别说1984年的怡和集团了。
殷俊的麒麟集团厉害吧?
但论起绝对的体量来说,根本比不上怡和一系。
人家在香江的房地产,都是一条街一条街来算的,估值超过了500亿港币,然后再加上房地产以外的产业,上千亿也不是那么的夸张。
所以欠债了上百亿港币,对于怡和一系根本不是什么问题。
等到过几年房地产市场回暖了,单纯靠着房地产的涨幅,怡和一系达到2000亿的市值,一点问题都没有。
这么庞大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