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攻”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与“结硬寨、打呆仗”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耗费钱粮和时间成本,但是达到既定目的——少吃败仗,压缩敌人的战略和战术空间,对敌以多重打击,出其不意等等效果,且宋朝对比西夏、契丹有这个钱粮和时间,满清对比太平也有这个钱粮和时间。
虽然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一个无可奈何的做法,这表明着彼军野战能力的薄弱。
一万多兵马用很短的时间就在济州城外立起了一座大寨,并且以主寨为中心,构造诸多的小型堡寨,彼此呼应,相互照应。如此,一处坚固战略防御工事就在梁山军的眼皮底下成型。
折可求在抓紧时间修理地球的同时,自然也多次来观察济州城。彼处似乎没有布置那格外犀利的梁山砲,但是城头堆积不少土袋,还悬挂着一种藤筐。
虽然这并不能完全抵御下石砲的轰打,可也真的减轻了石弹不少威力。
城头上并无太多守军,可他敢肯定,那城下必然藏着许多兵将。且护城河宽阔,其后还有一堵分外碍事的羊马墙。
己方若要发起攻势,怕不等渡过那小五丈宽的护城河,贼兵就已经纷纷到位。
济州城池并无破损,高度不低于三丈。这个高度的城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