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始终闭口不言,但二人却都在小心的观察着赵佶的神 情变幻。都已经‘追随’道君皇帝十几二十年的两奸宦,怎会不知道赵佶的性情?看到赵佶前后不一的表情和表现,二人就知道这位赵官家的选择是什么了。
童贯在奏折里说的很直白,也很明白。梁山泊需要时间,朝廷更需要时间。有了足够的时间,朝廷才能发挥出自身最大的威力。而若是不议和,一味刚硬,来年梁山军打过来,再次杀到东京城下,朝廷用什么来解救?
靠各地州府聚集起来的民丁义勇?
且不提那般的诏书颁布下,地方上将会乱成什么模样,就只说效果,又如何能有朝廷出面招募兵马来的更快更强,更安全?
何况京东两路已经不保,江南又生大乱,荆湖、河东都有祸乱暴起,难道朝廷还能看着京畿路再乱下去么?
可朝廷又不可能让梁山贼例比西贼。
如此,不战不和,方为妙计。
不过此事也不是光赵佶一人认可就能定下的,朝堂上必然还有n多揪扯。随着高俅、童贯的连续败阵,蔡京、杨戬、梁师成等已经明显压制不住朝中的反对力量,那做马前卒的便是张克公。
其人是张叔夜从弟,大观三年蔡京被弹劾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