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则却是在独挡一片。身上担负的不仅有收拢军粮的重任,更隐隐监视着易州。后者在涞水之西,涞水县正堵在易州和涿州的中间位置,且此地兵力空虚。原有守军都已被抽调南下去了。
陆谦早晚会使兵攻取易州,那时候涞水的姚政就会是先锋。
陆谦恢复古制,以国士为始,其后男、子、伯、侯、公五等爵位,皆世袭罔替,且有实封也。
这项制度的确立,两个伯爷的册封,是给满朝文武都打了一针强心剂。因为,这是封妻荫子,这是世袭罔替,这是名留青史,天下谁人不想要?
就算是军中的中低层军官,甚至是军士,他们是难够到男、子、伯、侯、公这五等爵位,可那“国士”呢?
这一等在陆谦眼中就等同西方的爵士,并不能世袭,它是一社会地位的象征,一种名誉头衔,可以授予很多人。比如学者,比如军中猛士,甚至是些名声显赫的商人,等等。
是作为贵族和平民阶层之间的一种补充,也可以说是一种缓冲。对比爵位贵族多集中在京师,这种‘国士’会十分的平常化,会出现在全国各地方的州县省府之中。
尤其是陆谦的宏图大业达成时候,大批的开国功臣被分封在外,到时这‘国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