帑之中的银子一个劲的往外掏,最后内帑的银子掏干净了,明朝也跟着灭亡了!
在想好了会试的题目之后,张凌阳并未及时告知主考官李广泰。
毕竟,这个时代考题泄露的事情屡见不鲜
再说,考题一旦泄露,必定不是小事,肯定会引起天下震动。
当然,这里的‘天下震动’里的天下,只是对士子而言。
其实,对于苦哈哈的百姓来说,考题泄不泄露,与他们又要什么关系呢?
说实在的,在任的地方官无论是清官还是贪官,百姓该缴的税还是要缴。
而且有时候清官比贪官更可怕,毕竟贪官知道什么是适可而止。
可绝大多数清官却因为不通庶务的缘故,导致下面的师爷及官吏横征暴敛而不自知,还以为在自己的治理下,辖区物阜民丰,可最终导致的,却是民变。
这样的事情在大周屡见不鲜。
张凌阳曾翻阅过大周的地方志,发现只要是民变的地方,十个地方之中,居然有七个地方的官员在任期间为官都是很清廉的。
虽然他们为官清廉,从未收受过哪怕一文钱的贿赂。
但他们却是不择不扣的庸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