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多有成见的他直接笑道:“若是王公掌吏部,无疑是我大明之幸事,百官之噩运,到时候看南方那群只知为江南求减赋税的官员如何自处之!”
朱厚照对王恕也颇有了解,知道他是成化年间的老臣,且早在成化年间便已是名扬天下,那时候便有“两京十二部,唯有一王恕”这样的美誉,但不可否认的是,王恕如今估计已快九十了,不知道是否还耳聪目明,是否还能为朝廷效力。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但如马文升等所言,如果把一个门生故吏遍天下还锐意革新的名臣用来改革无疑更有助于新政,因而,朱厚照也没有犹豫,便道:“那就准备起用王恕为吏部尚书!兵部尚书呢?”
“臣推荐杨一清,此人颇知兵事!且还年轻,内阁六部不能全是我等老臣!”
兵部尚书许进说着就笑了起来。
焦芳点了点头:“臣以为甚好,杨一清吏部考察皆是优等,只可惜不是翰林出身,否则当年就直接入阁了!”
马文升未着一言,杨一清是他的门生,他得避嫌。
“以后非翰林不入内阁这条规矩得改改,词臣不知亲民之事如何治万民”,朱厚照说了一句,便点头道:
“那兵部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