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民乏,如今陛下此举无疑效仿太宗欲致万国来朝之盛世耳!陛下好大喜功,恐非社稷之福啊!”
一些文官们对此事在背地里如此议论着此事,总之,对朱厚照纵容宠信外戚的这种行为十分反感,同时也很不愿意看见朱厚照效仿永乐再来一次下西洋的壮举,甚至他们很多也担心朱厚照会因此开边之后又开海。
对于习学儒家理学的大多数文官们而言,开海与开边一样皆是重商伤农的行为,而且也是不合乎圣人教诲的行为,毕竟大明已经是世界的中心,是占据天下之利的天朝上国,对于其他外国就不应赚其利益甚至是掠夺!而应以示其恩惠,使其感激天朝。
毕竟帝国已经这么强大而富有,已经没必要去与一些蛮夷小国争夺利益,何况这些与蛮夷贸易的利益应赐予民,朝廷不必占有之,说到底也是不要与民争利。
不过,文官们现在也不能拿朱厚照怎么样,朱厚照不是一个甘于让大明成为一个表面风光的王朝,也不愿意被文官们忽悠住,所以,现在整个文官士绅集团们也只能被迫接受着朱厚照对帝国的改造。
但这些文官们虽然心里不情不愿,可明面上却是响应得很,一边暗地里抨击着张鹤龄的大明海事会是不务正业,一边又想尽办法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