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银子,但严嵩却把这条路变成了生财的路,他在这条水泥路上设置了路障,且每隔一县便设一收费站,对沿途客商收取厘金。
除此之外,严嵩还让人对坐马车的官绅收取过路费,而且他的理由则很简单,就是为了养护道路而已,而唯独对行走的平民不收取费用。
因为是各县收取,且各县地方知县与州府皆有份额,所以各县也都积极收取厘金与过路费。
除此之外,严嵩还将这笔收入的一部分上供中央户部,让中央户部多了一笔额外收入,以至于内阁和户部都没有因此对严嵩有意见。
甚至,都察院的御史与六科廊言官也被严嵩买通,使得迄今为止,只有有人弹劾严嵩,就有御史言官回护严嵩。
这还不够,严嵩还借着各种振兴文化的名义,资助南直隶地区的大儒,使得这些大儒也都闭嘴。
严嵩为官可谓是面面俱到,也正因为此,他借机给南直隶地方府库敛了一大笔财,使得南直隶各级官府皆是富足的很,所以严嵩才敢在奏疏中说民富国也富。
当然,财富不可能是凭空自己长出来,有得到利益的,自然就一定有损失的。
江南的许多士绅们还是受损了。
毕竟严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