廷可谓无一日不变法,人人以变法为念,可你我都明白,这些都是逢迎圣上之举,公务繁重,又有考核严苛之制,不如辞官吧。”
“于郎中所言甚是,不如辞官!”给事中陈洸也说了起来。
于是,其他官员也都响应起来,纷纷表示要辞官。
但在第二天,朱厚照就收到了来自给事中陈洸的奏疏,奏疏内容是弹劾于桂等官员怠政,因不满朝廷时常改制增加负担而意图联合群臣辞官,以阻朝廷革新除弊之事。
坐镇江南替朱厚照处理日常事务的王守仁忙的很,也没空细究这些小事,只票拟勒令于桂等致仕,升陈洸为文选司郎中,继续参与改制之事。
于桂见陈洸转升吏部文选司郎中,而自己被勒令致仕,一时也很勃然大怒:“陈洸,你这个小人,当初是你答应一起辞官的!”
“克兼兄见谅,陈某家贫,若辞官定无法生计,朝廷养官之俸如今甚厚,不敢轻辞,至于弹劾克兼兄等,不过履行愚弟本分而已!”
陈洸这么说后,于桂气得吐血,也不忍心就这么悻悻然地离开官场,忙要求见王守仁,请求复职。
……
对于于桂与陈洸这种现象,朱厚照并不感到意外,他也能猜到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