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达到10吨的重型攻击机。
如果研制程功,就用来取代“攻-5”。
这些技术性能指标,哪怕放到现在都非常超前。
结果就是,在完成论证之后,帝国海军不得不承认现实,转而寻求跟有类似需求的空军进行合作。这就是,空军也在研制2倍音速重型攻击机,用来取代众多在大战之后采购的战术轰炸机。
当时,帝国海军相中的就是空军最新式的“攻-8”。
按海军的设想,在“攻-8”的基础上,适当的降低性能指标,能够研制出适合海军的重型攻击机。
不得不说,帝国海军乐观得有点过头。
“攻-8”在定型的时候,最大起飞重量超过50吨,而海军舰载型需要提高机体的结构强度,还要做防腐处理,空重要增加2吨左右,因此就算是降低其他性能指标,最大起飞重量也无法控制在40吨以内。
以当时的技术,从“攻-8”发展而来的低配版舰载攻击机至少都有45吨。
显然,这个重量完全没办法接受。帝国海军最新式的蒸汽弹射器,设计最大弹射重量也就只有40吨。
加上其他原因,比如需要分摊“攻-8”的研制经费,海军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