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射程从dk-6的24千米提高到40千米,最好能达到50千米;能够攻击掠海飞行的目标,射高不低于12000米,最好能有20000米;可用机动过载不得低于45g,末端为主动制导,最好能采用多模式导引头;导弹的发射质量不超过dk-6,并争取减重20%;弹体长度不超过dk-6,且必须采用折叠弹翼。
虽然帝国海军提出的性能指标并不低,但是得益于技术进步,特别是比冲更大的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以及电子设备小型化,只要不是太在乎成本,研制出满足海军要求的导弹并不是问题。
其实,在研制后期,帝国海军已经基本放弃了dk-6的发射系统。
道理也很简单,随着“青州”级大量服役,“卢城”级驱逐舰开始接受现代化改进,垂直发射系统成为了主流,传统的斜臂发射架与箱式发射系统肯定会被淘汰,兼容dk-6发射系统已经没有多大意义。
当然,“陈炳勋”级航母采用的依然是dk-6的发射系统。
其实,连“薛远征”级都一样。
不止因为便宜,还跟航母的布局有关。在寸土寸金的飞行甲板上,没地方安装垂直发射系统,用来自卫的中短程防空导弹都安装在外飘甲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