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鹰眼”7代及时完成了变轨机动,运动到相对较高的轨道上,没有被西陆集团摧毁。另外10颗“鹰眼”卫星全都在开战当天被摧毁,其中4颗7代卫星都处在敌人反卫星武器的攻击范围之内,没能在遭到攻击之前完成变轨机动,在近地轨道上被摧毁。
因为“鹰眼”7代的生产周期超过了1年,所以剩下2颗成了空军的宝贝疙瘩。
其实,仍然是技术原因。
因为变轨发动机的推力太小,所以变轨机动是一个很缓慢的过程,往往需要绕轨道运行几圈才能完成。
和平时期,问题还不大。
到了战争时期,这就相当要命了。
别说西陆集团,就算是帝国空军,也不会给敌人的侦查卫星多少时间,肯定会在开战后立即动手。
至于那颗库存卫星,其实是用来做测试的,之前就没想过要拿来部署。
此外,那只是一颗雷达侦察卫星。
在5日的上午,也就是从乌木空军基地起飞的那架电子侦察机被击落之后,空军就让这颗侦察卫星进行了变轨机动,预计在2个周期之后就能回归,到达可疑无线电信号所在海域上方。
准确的时间是下午4点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