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霹雳”没办法使用外部挂架,也就无法搭载大尺寸弹药。
当然,最为要命的还是勤务性能。
直到下马,配套研制的发动机都没有能够通过测试验收,而且预估的使用寿命只有可怜的100个小时。
哪怕“霹雳”的机体设计寿命也不长,只有2000小时,仅为“轰-9”的三分之一,可是配备寿命仅100小时的发动机,而且是4台,也意味着在全寿命周期内,更换发动机的费用将超过轰炸机自身的价格。
何况,这种发动机很不可靠,也没人知道能在什么时候达到成熟状态。
3架技术验证机在封存之前,差不多3年里面,总共才飞行100多个小时,大部分时候在地面嗮太阳。
原因就是,发动机的故障率实在是太高了。
要说的话,其实就是发动机太不靠谱,所以“霹雳”才在造出3架原型机之后,被空军束之高阁。
一起完蛋的还包括配套的发动机。
问题就在这里。
高空高速侦察机项目所采用的发动机,其实就是为“霹雳”研制的发动机,只是根据实际需要做了适当的调整。
其实,在最初阶段,空军搞的不是侦察机,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