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称为变循环发动机,而这种发动机是帝国空军第五代战斗机,也就是“战-20”的标配动力。很明显,如果当时没有投资研制复合发动机,帝国空军获得变循环发动机的时间至少要推迟10年。
说得直接一点,用一个不算太大的项目来推动各种尖端技术,是一笔很划算的买卖。
不止空军,在帝国海军,也有很多类似的项目。
此外,空军热衷于搞三倍音速截击机,也是在为第五代战斗机做前期探索,并借此确定研制方向。
不要忘了,在研制“侦-333”的时候,两种主要的第四代战斗机都已研制成功,并且进入到量产阶段。按生产一代,研制一代的惯例,空军在“战-11A”投产之前就启动了第五代战斗机的预研工作。
显然,在那个时代,没人知道第五代战斗机是什么样子,也才需要尝试与探索。
可惜的是,这次明显是眼高手低。
项目启动之后不久,帝国空军就发现,3倍音速截击机不但研制难度很大,也没有什么实战价值。
原因也很简单,同样由空军主导的DK-10“神箭手”防空系统已经进入到定型阶段,其设计指标是能够拦截飞行速度在6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