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参与了突袭特里凡的战斗。
这也是帝国空军安排“攻-8fz”在前面开路,让“战-16ad”在后面跟进,执行防空压制任务的主要原因。
参战的20架“战-16ad”都还没有进行验收,很多电子战设备甚至没有进行调试!
武器控制系统其实是现成的,比如火控雷达来自为“战-11c/d”研制的aesa,而且在战前就完成了作战测试。火控软件跟“战-10ad”的差不多,而且已在测试机上完成了跟武器系统的调试匹配工作。
说得直接一点,这些“战-16ad”都能挂着反辐射导弹执行打击任务,只是无法使用电子战设备。
安排“战-16ad”执行防空压制任务,其实也是在进行验收测试。
至于作战效能,完全没必要担心。
关键就是,“战-16ad”能挂载与使用很多“战-10ad”根本用不了的重型武器,由此获得远远超过“战-10ad”的打击能力。
比如射程超过300千米,飞行速度高达4马赫的kd-24a重型反辐射导弹。
其实,这种导弹就是为“战-16ad”量身打造。
帝国空军当初选择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