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舰桥里面,十几名官兵正在忙碌。
这个时候,最忙碌的就是航空部门的官兵。
按照规定,舰载机只能在机库里面做基本检查,然后得送上飞行甲板,在飞行甲板上进行加油与装弹作业。所有涉及到燃油、弹药等易燃易爆物品的维护与加装作业,都必须在开放环境下进行。
做这样的规定,那是用鲜血与生命换来的教训。
十多年前,帝国新历85年,“海龙”号就因为官兵违规作业,在机库里面检修飞机,导致汽油挥发产生的油气混合气体聚集,被火花引爆,导致数十名官兵丧生。如果不是当值的大副及时采取行动,关闭了内部水密通道,控制住火势,恐怕“海龙”号会因为燃料库发生大爆炸而沉没。
正是这起事故,让帝国海军拟定了航空作业的规章守则。
此外,还因祸得福。
在此之后不久,南江海军舰船设计院研制出了一套极为先进,而且直到现在都是最高机密的舰船消防系统。这套系统的工作原理极为简单,就是在战舰发生火灾之后,立即向储存危险物品的各舱室,以及输送危险液体的管道注入高压二氧化碳气体,确保在十五分钟到三十分钟内处于缺氧状态。
现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