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第一批来梁夏帝国的50万狭夷劳工,有大概30万去了西北,另外20万则被派往西南。
这些狭夷劳工的工作就一项:修建公路与铁路。
在西北战场上,基本上是帝国军队推进到哪里,狭夷劳工大军就把路修到哪里,还要负责保持铁路与公路畅通。
在脚趾半岛的雨林里面,狭夷劳工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顺带填平了很多沼泽,开垦出大片耕地。
这50万狭夷劳工,至少有15万长眠于工地附近的无名墓地之中。
只是,这也意味着,他们的妻子不用改嫁,他们的儿女能够长大成人,他们的父母不会挨饿受冻。
如果运气不错,他们的亲人还有机会在天堂般的帝国获得永久居住权。
西狭夷政权在几个月前,开始招募去帝国劳作的劳工时,在短短几天之内就有300万人报名。
精挑细选之后,才确定了第一批50万劳工的名单。
要说的话,去帝国劳作的生还概率比被送上前线高得多。
至少在当时看,如果加入国民自卫队,成为一名普通的士兵,然后前往本岛中部地区的前线,基本是有去无回。
之前,因为没有跟骆沙帝国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