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天”的这个爬升速度记录,才会被f6f超过。
当然,在那个时候,帝国海军的主力舰载战斗机已经不是“哮天”了。
相对而言,其他方面的改进较为有限。
要说的话,也就是使用了功率更大的语音电台,工作距离提高到250千米,具备有限的编队指挥能力。
此外,“哮天”的多用途性能得到了加强。
在通常情况下,第四批次“哮天”的载弹量提高到了1000千克,不但远超之前所有舰载战斗机,还比“黄蜂”的早期型高一倍。虽然第四批次“哮天”在出厂的时候没有针对对地打击做专门强化,但是在服役之后,部队官兵在第四批次“哮天”的翼下安装了8个火箭弹外挂点。
靠优秀的起降性能,“哮天”是大战期间使用最为广泛的舰载机。
与战斗机相比,鱼雷攻击机与俯冲轰炸机,就不是新批次那么简单了,全都换成了最新型号。
取代“黄蜂”的是轻轰-4型“朱雀”俯冲轰炸机。
严格的说,“朱雀”是第一种在大战爆发之后完成设计,与开始量产的舰载机。
虽然早在大战爆发之前就已立项,而且完成了前期招标,但是直到去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