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每天要用近2万吨的钢铁建造货轮,也是一个不可低估的沉重负担。
那么,用来建造战舰的钢铁,还剩下多少?
显然,这是必须考虑的问题。
不管尼兹有多么巨大的雄心壮志,都必须面对这个现实。
为了保住海运航线,至少目前看来还有不少价值的布兰王国,并增强奥洲对梁夏帝国构成的威胁,就得建造足够多的自由轮与胜利轮,而且不能因为建造战舰就压缩这两种货轮的产量。
除了钢铁之外,战舰与货轮没有直接冲突。
前面就已提到,为了降低建造的成本,自由轮在胜利轮在设计的时候,就尽可能采用了成熟设备。只是因为对速度有更高的要求,所以胜利轮采用蒸汽轮机,而不是早被战舰淘汰掉的三胀式蒸汽机。
至于燃料,那就更加不用多说了。
可惜,也就是钢铁产能不足,所以得对战舰的建造规划做出调整。
在尼兹强调了,必须保证航母与战列舰的建造之后,那么能够牺牲的,也就只有其他主力舰。
首先被砍掉的,肯定是造价高昂的大型巡洋舰。
虽然在几个月之前,包括尼兹在内的,众多海军将领还认为,大型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