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大型扫雷舰全都带有试验性质,主要价值就是用来测试与检验扫雷装备。
此外,所有的大型扫雷舰都是按照母舰的标准建造,确保在战争时期,能够支持小型扫雷舰艇执行任务。
在性质上,跟潜艇支援舰差不多。
到了战争时期,这些大型扫雷舰全都成了“母舰”。
在前线执行扫雷任务的,都是吨位低得多的小型扫雷舰,大部分还不到500吨,只能算是扫雷艇。
关键还有,这些扫雷艇,几乎全都是用木材制造的船壳。
不是说帝国没有足够的钢铁,而是用木材更好。
原因就是,帝国海军已经研制出磁性水雷,也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几个主要对手同样有磁性水雷。
木材没有磁性,因此引爆磁性水雷的概率更低。
不足的地方是,扫雷艇吨位太小,不具备远洋作战能力,续航力也很有限,因此需要母舰的支持。
在高强度的扫雷作业中,扫雷艇的官兵还会轮换去母舰休整,以保持旺盛的战斗力。
因为吨位更大,所以母舰能搭载尺寸与质量均较大,扫雷艇搭载不了,或者不需要配备所有扫雷艇的技术装备。
从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