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并没有缩水,采购价格根本就降不下来,而配套的主炮因为是重新设计,加上采购数量不会多到哪里去,以及配套弹药得单独购买,实际造价也不低。
在一艘战舰上,动力系统与武器系统是占比最高的两个部分。
拿快速战列舰来说,动力系统大概占到造价的四分之一,武器系统占五分之一,两者相加差不多就一半了。
相反,像装甲这些,反到没那么昂贵,毕竟帝国的钢铁产能一直处于过剩状态。
动力系统没有缩水,关键在于海军提出的战术指标,也就是需要拥有超过,至少是与重巡洋舰持平的航速。
大型巡洋舰对动力系统的要求已经超过快速战列舰。
要说的话,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帝国海军在大战爆发之前设计与建造的快速战列舰,其速度指标,都是按照为航母护航来设定的。
拿“旭海”级来说,最低要求30节,最高才32节。
在进入到建造阶段之后,因为经费的问题,海军还做了妥协。
只要求以最快速度持续航行4个小时,因此可以提高动力系统的安全荣誉,通过超负荷运转达到最快航速。
如此一来,就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