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第5舰队官兵维护,只是把登舰人员控制在标准载员数量的十分之一以内。
当然,肯定要拆除或者以其他的方式,解除战舰的武装,以及使战舰失去航行能力。
等到帝国高层做出决定之后,再处理这些战舰。
相对来说,海域开阔的东都湾是安置几十艘大型战舰的理想场地。
其实,帝国海军一直把缴获的战舰放在东都湾,只是大部分战舰没有人员看管,最多安排一些狭夷海军的人员负责日常维护。
正是如此,东都湾里面有大大小小数百艘舰船。
其中,大部分都是在旧狭夷皇国战败投降之前,帝国海军的破交巡洋舰在北东望洋航线上俘获的货轮。
此外,还有上百艘旧狭夷海军的小型舰艇。
因为大多是排水量不足250吨的小艇,战斗力几乎为零,所以没获得帝国海军重视,更别说是废物利用了。
在帝国海军官兵的嘴里,东都湾又被称为“舰船墓地”。
其实,这也造就了一项产业。
在大战结束后,就是依靠超过2000艘的破旧舰船,东都湾涌现出了大大小小数十家以拆船为主业的船厂,还发展出了一整套完善的产业链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