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战略空运的巨大军事价值就得到帝国空军的承认。
在那几个月里,如果没有规模庞大的运输机群,帝国军队肯定会因为保障不济,不得不放弃东莫萨城。
只是,与“战-11”一样,战略运输机实在是太贵了。
迄今为止,“运-10a”的装备量不到100架。在帝国空军当中,50吨级的“运-11”系列却多达600架。
此外,战略运输机对机场的要求也非常高。
“运-10a”在满载的情况下,需要长达2500米的硬质跑道,而在全球范围内,只有不到10%的机场拥有如此长的跑道。相对的,“运-9”这样的战术运输机,能在不到1000米长的软质跑道上起降。
正是如此,早在10多年前,帝国空军就提出,要研制一种能够适应各种场合的大型运输机。
简单的说,就是能运载最重与最大的陆战装备,具备战术运输机的适应性,能在包括野战机场在内的,任何一条长度不低于1000米,只做了简单清理的跑道上满载降落,并且在空载的情况下重新起飞。
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有战略运输机的运载能力与战术运输机的战术灵活性。
这些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