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过来,再由“战-11b”发起攻击。
这套伏击战术非常简单,实施难度也不大。
关键就是,得让伊拉克战斗机进入科威特领空,最好进入沙乌地领空。
别看巴格达当局丝毫都不肯示弱,没有理会帝国下达的最后通牒,但是在战术方面,伊拉克空军十分谨慎。
从4号的凌晨开始,伊拉克空军就停止了对地面部队的空中支援。
当然,科威特军队早已溃散,而且科威特境内也没有多少值得轰炸的目标,有没有空军提供支援都无所谓。
正是如此,伊拉克战斗机一直在本土上空活动,没有进入科威特领空。
也没有靠近边境线,没进入即将生效的禁飞区。
要说的话,这也跟三天前的战斗,也就是李天凌打的第一枪有关。
那次突然袭击等于警告了伊拉克空军。
跟拥有完整体系的帝国空军交战,伊拉克空军的那些战斗机,不管号称拥有多么先进的性能,也不堪一击。
关键就是,伊拉克空军的体系存在太多的漏洞。
这些问题,在两伊战争期间就得到了体现。
在跟波伊空军的战斗中,伊拉克空军就体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