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没理由提出太多要求。
结果就是,“战-10”成为帝国空军第一种采用鸭式布局加三角翼的战斗机,并且凭此获得了极为优异的敏捷性。
要说的话,盘旋性能在第三代战斗机当中无出其右。
此外,在获得大推力发动机,也就是“战-10b”上,之前不太突出的垂直机动性能也大幅度提高。
不过,问题也同样突出。
首先就是内油系数偏低,作战半径短,因此在多数时候,需要携带3具副油箱,以获得足够的航程与滞空时间。
由此导致的最为直接的问题,就是副油箱与弹药的冲突。
三角翼的最大问题,就是没办法设置太多的重载点,翼下挂载点数量相对偏少。
更加要命的是,“战-10”为了获得更快的速度,机翼相对厚度仅3%。
结果就是,因为机翼的结构强度不够,所以没办法设置翼尖挂点。
一架最大起飞重量超过了22吨的中型战斗机,竟然只有9个外挂点,而且位于进气道唇部两侧的是设备挂点,只能挂载质量在150千克以内的导航吊舱与指示吊舱,无法用来挂武器弹药。
也就是说,“战-10b”只有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