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的最多的是在大战期间流行的帆布帐篷。
在波伊国北部地区,只要到雨季,驻军就别想过上安稳日子,不止是帐篷经常漏雨,营地里面更像是中世纪的西方城镇,到处是淤泥,还经常因为清洁卫生没做到位,导致非战斗减员。
按非官方统计,因为流性疾病导致的非战斗减员占到部队减员总量的四分之一!
为了支援前线,像“黄连素”与“氟哌酸”等用来治疗肠炎的药物还经常断货。
也就是在这场战争之后,帝国军队是痛定思 痛,投入资金研制了能够防水隔热,而且易于拼装的新式工程板材。
要说的话,最大的好处,其实是易于拼装。
所有的板材都是标准件,而且按地板、墙板与天花板分成了几种规格,并且采用统一的接口。
在不使用大型工具的情况下,2名士兵能够在半个小时之内,搭建一座最多供12人居住的宿舍。
这个效率,在以往是不敢想象的。
从直升机上面俯瞰,这些营房就像是摆放整齐的豆腐块。
如果说有什么欠缺的话,就是少了制冷的空调。
大概是营房里面太闷热,大部分官兵都在外面露宿,在营房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