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72m就算用骆沙民主共和国的制式穿甲弹,也需要把交战距离缩短到1200米,才有约50%的概率击穿“zt-99al”的车体与炮塔正面装甲。如果使用出口穿甲弹,就算把交战距离缩短到800米,也未必能击穿“zt-99al”的正面装甲,更别说在2000米的距离上了。
此外,出口型的t-72m,采用的是形同虚设的“夹心饼干”式的符合装甲。
在夹层里面填充的竟然是石英砂。
没错,也就是玻璃!
通过实弹测试,t-72m炮塔正面装甲的等效厚度仅300毫米,车体为250毫米,防护效果仅相当于第二代主战坦克。
要说,就连第二代主战坦克都比不上。
帝国的“zt-80dg”就算没有披挂反应装甲,炮塔正面等效防护厚度都有400毫米,车体正面达到了350毫米。
此外就是,t-72m的那门125毫米坦克炮,其实就是帝国的48倍径坦克炮的翻版。
要说,这不是什么秘密。
大战之后,特别是在三足鼎力的局面形成之后,西陆集团在东边,始终保持着战略进攻势头。
不是说西陆集团的军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