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当中太麻烦了。
这种制导模式的抗干扰能力极强,而且配备末端雷达成像或者红外成像导引头,能够获得极高的攻击精度。问题也同样突出,导弹在发射之后,没法让导弹终止攻击行动,或者通过重新规划飞行线路的方式来避开突然出现的威胁,更不可能在发射之后,去攻击没有其他目标。
不过,相对于巡航导弹来说,这几个问题还没什么。
只是,地形匹配系统的前期设定所需的时间实在是太过漫长。
哪怕不出差错,都需要4个小时规划飞行线路!
也就是说,“画戟”只用于攻击固定目标,无法对付时间敏感类目标。
此外,对海军武器军官来说,绝对是一场灾难!
“汉水”号上的武器军官用了4个多小时,才完成工作,而此战任务只是发射8枚“画戟”。
要说的话,这是在检验潜射型“画戟”的实战价值。
在装备了海军之后,“画戟”也就进行了几次实弹测试,以及在联合演习当中,装上训练弹头进行了试射。
至于打击能力,或者说是在实战的高压力环境下的作战效能,那就说不清楚了。
当然,需要检验的,还有舰载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