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赖帝国,做什么事情都要看帝国当局的脸色。
等到经济发展起来之后,骆沙联邦共和国逐渐摆脱对帝国的依赖。
用通俗点的话来说,就是翅膀长硬了。
其实,这也是波伊战争后的事情。
在帝国当局明确表示了反对,后来也只是默认,并没有赞同的情况下,骆沙联邦共和国当局依然自筹资金,动工修建了第二干线铁路,既是为了推动南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也是自身实力壮大的表现。
当然,这是不可避免的结果。
在东方集团内,东骆沙的工业规模与经济总量,均排在第二,超过除梁夏帝国之外的其他所有成员国。
实力增强之后,自然想获得匹配的话语权。
由此不难看出,阿斯特拉罕有更加重大的战略价值,而且也很有可能是西陆集团的首要攻占目标。
占加拉距离阿斯特拉罕只有300千米!
这个距离,恰好在武装直升机的作战半径之内。
此外,从占加拉往西大约400千米就是伏尔加格勒。
虽然这个距离稍微远了一点,超过了武装直升机的作战半径,但是防御作战时,也不可能在第一线抵挡敌人的装甲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