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什么概念?
之前,空军部署在波沙湾地区的战术飞机,总共都还不到400架。
也就是说,只要能够把海军的这几支“赋闲”状态的舰载航空兵联队动员起来,就能填补空中力量的漏洞。
其实,这也是丁镇南的底气所在。
至于有可能遭受的,或者说是必然遭受的作战损失,反而不是什么大问题。
帝国即将进入战争状态,而补充损失的作战飞机显然比建造战舰容易得多,而且海军同样得扩充兵力。
再说,海军也希望以战代练,通过实战来提高战备水平。
这样一来,还有什么理由拒绝派舰载航空兵参战呢?
很快,丁镇南就收到了海军司令部的肯定答复。
一周之内,除了增派1支航母战斗群之外,帝国海军会向波沙湾地区增派3个处于训练状态的舰载航空兵联队,准确说是其中的作战飞机。因为暂时不存在相关任务需求,支援飞机都留在帝国本土。
只要需要,能够在此后任何时候,用一周的时间增派3到5支舰载航空兵联队,把作战飞机增加到500架左右。在完成了战争动员后,甚至能够进一步扩大部署规模,投入近千架作战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