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这句话的意思 是西伯文王是在被拘禁的情况下,推演出八卦的《周易》,孔子仲尼虽屡遭困厄却编著了《春秋》,屈原被楚怀王放逐而赋了《离骚》,左丘明失去视力而写作了《国语》,孙子的脚受了膑刑,却著有《兵法》九十八篇,吕不韦被迁到蜀地,世间却流传了他的《吕览》,韩非被秦国所囚,他就写了《说难》、《孤愤》,《诗经》的三百篇,大抵是圣贤的发愤之作。
在后世也是如此,李白,杜甫,辛弃疾,苏轼等人不都是命运多舛吗?
李白的《将进酒》不是去路边撸个串喝瓶啤酒,就能写出来的,那酒中还有李白被排挤出京,赐金放还的惨遇。
苏轼的《赤壁赋》也不是开车自驾游,来一个说走就走的旅行就能写出来的,那是苏轼历经乌台诗案,死里逃生后的感悟。
徐乾算是给自己营造了一个“才子”的标签,这个标签让很多人下意识的看不起他。
被轻视,被无视,徐乾都不在意,他还巴不得所有人都看不起自己。
反正他的策略是先种田发育,然后等到手中掌握了势力之后再让整个世界都震颤起来。
徐乾手中的力量真是每过一天就增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