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动提出来的,崇祯皇帝很意外,随即采纳用于军中。
按朱大典所述,这种专用于火枪手撤出战斗的方阵中间是空心,不同于长枪手、刀盾手与明军中旧式火枪手常用的方阵,极其灵活可变。
汤若望提出,在西方即使是训练有素的步兵,以线列阵型行进时,速度仍然会非常缓慢。
而且南怀仁也补充,说在行进时,如今西方普遍的线列阵型很容易裂开,特别是在通过灌木、森林地形时,他想明军应该也不能无视这一点。
因此,在以固定阵型前进时,崇祯皇帝规定明军步兵将会采用头牌刀盾手而后长枪兵的传统方阵,而在以线列阵型行进时,明军又会采用纵阵。
在冲锋、近战时,明军则会在纵阵和方阵中来回变换,这已经足以应对任何战场中的突发状况。
不过汤若望也提出,这三种阵型虽然全面,但弊端就是对士兵要求很严格。
方阵、纵阵和线列,三种阵型几乎可以应付所有战斗中的任何状况,但其中的变换需要士兵达到随心所欲的地步,甚至需要能做到随时随时听见口令便下意识发动,才能发挥出战斗力。
如今的禁军虽说经过了良乡之役、平定诸王之战、东征山海关之战等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