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种家军和姚古的军队也击破西夏边关,顺利与杨惟忠在威州汇合,更有童贯亲自率领十万精锐禁军火速增援而至,一时声威大振。
晋王李察哥心知大宋此次倾力而来,实力强劲,难以匹敌,没有选择正面迎战,反而保存主力退守西平府。西夏国主李乾顺随之上书皇帝赵佶,表示愿意向大宋称臣,许诺缴纳少量岁供,同时让他的皇后派人去辽国,请求辽国给大宋施压。西夏与辽国本是盟友关系,西夏当朝皇后原本也是辽国公主,此事自然也很快成行。
一面有辽国人快马加鞭地向大宋施压,一面又是西夏愿意称臣的奏章,皇帝赵佶的态度有些举棋不定,几日都没能下达明确的诏令。
这时,童贯的奏折也送到他手中,直言西夏主力尚存,若展开灭国之战,胜败难以确定,而且也更怕辽国一怒之下与西夏合力攻宋,因而建议允诺西夏称臣的条件。
赵佶本就没有展开灭国之战的勇气和决心,再加上朝中也没有大臣支持,因而迅速诏令停战。
事实上,大宋确实没有做好灭国之战的准备,西夏立国多年,民众有很深的归属感,真要进行灭国之战,必定旷日持久,何况西夏主力尚存,难以断定最后结果。此外辽国的态度也非常重要,如果辽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