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不要把询价的业务员太当回事。
他们大多是个询价的,也有很多趁机骗点回扣,其实他们对生意一点影响力都没有,很多不明真相送钱送物的公司,很有可能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最重要的一点,跟印度商人做生意,谈成买卖很简单,收款最麻烦。
如信用证交易,印度很多银行出具的信用证国内是不收的。
只有极个别信誉良好的,跟国内的银行有密押关系的印度银行,或者由国际性大银行开具的信用证才被接受。
信用证结算隐藏着很多风险,除非是即付型的,否则风险倍增。
即使是即期信用证交易,也存在被坑的可能。
如国内的出口商已经按合同发货了,结果印度的进口商随便找个理由不提货,开证银行自然也不会兑付。
这时候,印度商人也不给你打退货单,逼着你降价,你降是不降呢?
要是降价,本来国内出口的不是高附加值产,根本没多少利润,靠走量赚点微薄的利润,降价肯定亏钱。
不降,退货的运费保险费加清关费用,还有10%到20%的关税损失,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自从入世开始,在对印贸易吃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