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打嘴仗的时候不少,小到理念冲突,大到学术之争,随时都有来一场论战的可能,不过有个前提条件,双方得是对等的地位,否则闹不起来。
在国内几大高校的bbs里,陈乔山也算是薄有微名,尤其是经过前次那场风波,他的名字被很多人所熟知,不过也仅限于八卦领域,跟学术不沾边。
搜狐财经的新闻刚出来,并没有引来多少关注度,这也很正常,很少有人会去关心纯学术的东西,是坚力量也丝毫不为过。
论撤回事小,不过如此一来,农资补贴政策的争论很有可能此尘埃落定,这也正是陈乔山希望看到的。
当然,陈乔山不知道里面的内情,不过经此一事,他在学术界也算是崭露头角。
陈乔山很是高兴了一阵子,当然,他不会无聊到专门跑去清华打脸,以此来满足一下心里的恶趣味,不过偶尔想想还是可以的。
他知道,这次是无数个巧合拼凑起来的一个机会,他不会因为出了个大风头,认为自己已经具备了足够的学术素养,底蕴是需要积攒的,没有深厚的功底,是无法在学术圈立足。
陈乔山从没想过混进主流圈子,他的资本是对未来情势的把握,闲暇之余,做个非主流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