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戏终有落幕的时候,国内第一次互联网站长大会就此结束。
对于陈乔山来说,这次大会有得也有失。
旗下的几家企业全部推了出去,青山资本也一炮而红。
从此以后,那些草根的互联网创业者,有项目想融资,首先想到的肯定不是idg,不是兰馨亚洲,也不是德同资本、凯雷华盈和联想投资,而是暂时只专注于种子轮和天使轮的青山资本。
陈乔山知道,仅凭那份一张纸的term、sheet,虽然能让所有人都记住青山资本,但想要做成一面旗帜,却需要长期的坚持。
他的野心也并不局限于此,相比于真格基金的融资协议,陈乔山也做了一些修改。
比如他没有放弃反稀释条款,又坚持跟投权,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最大限度地取得话语权,不过现在看来,这些都不是问题。
相反,对于创业者而言,青山资本的融资条件是最友善的,这在当下可不常见。
资本世界没有人情可言,风险投资更不是做慈善,即便是财大气粗的软银,也曾有过黑历史。
08年,软银投了国内的一个三农项目,提供1000万的融资,但是要求项目创始人以个人名义担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