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位。
二十八星宿,又名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它把南中天的恒星分为二十八群,且其沿黄道或天球赤道地球赤道延伸到天上所分布的一圈星宿。它分为四组,又称为四象、四兽、四维、四方神,每组各有七个星宿,其起源至今尚不完全清楚。
最初是古人为比较太阳、太阴、金、木、水、火、土的运动而选择的二十八个星官,作为观测时的标记。"宿"的意思和黄道十二宫的"宫"类似,是星座表之意,表示日月五星所在的位置。到了唐代,二十八宿成为二十八个天区的主体,这些天区仍以二十八宿的名称为名称,和三垣的情况不同,作为天区,二十八宿主要是为了区划星官的归属。
古代观测二十八宿出没的方法常见的有四种:
第一是在黄昏日落后的夜幕初降之时,观测东方地平线上升起的星宿,称为"昏见"。
第二是此时观测南中天上的星宿,称为"昏中"。
第三是在黎明前夜幕将落之时,观测东方地平线上升起的星宿,称为"晨见"或"朝觌"。
第四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