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的仪式,卜筮吉凶和祈福禳灾的巫祝。他们的职司是掌握龟筮,而且被认为能够沟通神天,所谓巫能以歌舞降神,祝能以言辞悦神,巫的专职就是托言能把神的旨意,通过龟壳或着草卜筮传达给人;祝的专职就是奉行祈祷仪式,托言能把人的愿望申诉于鬼神。因此巫祝都是祭祀时不可或缺的人物。帝王往往要把自己的意图说成是神的旨意,以驯服百姓,巫祝就成了完成此一使命的职司。
后世道教宫观中司香火者叫庙祝,便是古代留下来的名称。周继殷商而统治天下,鬼神崇拜更有系统。并形成了天命观的神学理论。
《泰誓上》:
天估下命,作之君,作之师,惟其克相上帝,宠绥四方,有罪无罪,予曷敢有越厥志。
周人所崇拜的鬼神,已形成了天神.人鬼.地只三个系统。《周礼.春官宗伯》上说;
大宗伯之职,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只之礼。
属于天神的有上帝及日.月.星.斗.宿.风.云.雷.雨诸神;属于地只的有社稷.山川.五岳.四渎之神;属于人鬼的主要是各姓的祖先及崇拜的圣贤。这些也便是后来道教所以成为多神教的来源。后世道教做法事,如建醮坛,设斋供,即古人祭祀的礼仪;唱赞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