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的段子,“革命小酒天天醉,喝坏了党风喝坏了胃。”
在中国,酒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很早的上古时期,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人们迎接贵客用酒,为亲人饯行用酒,叙谈友情用酒,庆贺节日用酒,亲朋好友聚会用酒,生意场上应酬也要用酒。帝王将相离不开酒,文人雅士离不开酒,英雄豪杰离不开酒,就连市井百姓也离不开酒。只要有男人的地方,就应该有酒。酒最能体现男人的侠爽豪气。
人们说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宴。因为酒可以营造一种礼仪、一种氛围,一种心境和情绪。这是中国酒文化形成的必然和途径。中国酒文化的核心是怡情和劝酒。比如王维的“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比如杜甫的“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还有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怡情是让客人高兴,劝酒是让客人畅快。如果这两个目的达到了,就说明这酒喝好了,大家都心满意足了。而诗就担当起了这种怡情和劝酒的职能。所以说,诗是中国酒文化的精髓,离开了诗,酒还能有多少文化?
可是,在当今的酒中,几乎品味不出一点的儒雅和诗情,全是酒的浓浓气味。劝酒的风格直截了当,直奔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