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故事在中国一直被传为美谈,可是,在德国出版的旅游书籍中却根本就找不到记载。我们都知道一个旅游景观需要有文化的传奇和点晴,以起到“化腐朽为神 奇”的效应。如果无忧宫曾有过这样的历史痕迹,且不说会大力渲染,至少会有所记载。
后来有人查出这个故事是一位叫黑伯尔的人在1831年出版的一本故事集里讲到过。可是,从瓦特1776年造出了第一台蒸汽机后,磨坊和风车早就不再继续使用了。而事实是到了1840年,波茨坦周边还有着40多座磨坊,最后被全部拆除,只有这一座磨坊被保留下来。
如果这个故事与事实不符,那么这个故事又是怎样流传下来的?为此,还真有人查到了历史记载。这个磨坊被德国人称为历史磨坊,曾在1787年的确被国王拆过,然后又再次重建。拆磨坊是因为磨坊快要倒塌了,而重建磨坊是因为国王喜欢那个磨坊,整个拆建所用的都是王室的钱。如果把事实与中文版的故事对照一下,就会发现相互之间有很大的差异。
经考证,这个故事是那个叫黑伯尔的德国人编撰的,通过杨昌济先生介绍到中国,再由贺卫方教授等人反复引用,发展成了一个跌宕起伏,爱憎分明的启蒙故事。其中有些情节(如有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