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不菲的刘启毫不犹豫的打消了大量装备硬弓的念头。
除了弓还有弩,弩是冷兵器中最具威力的一种利器之一,同等强度的弩比弓的精确度和穿透力都大的多,但射程有所不及且由于上箭度太慢,射是最大的弱点。
对此刘启总算可以有所挥了,历史上先后有两种著名的弩成功的解决了射问题,诸葛弩和明代的连弩,三国志注引魏氏春秋书中记载,诸葛弩是诸葛亮在秦代三连弩的基础上改进的可以一次射十支长八寸的铁箭的多连弩,称为“元戎”。
可惜这项明失传了,直至二十一世纪其结构设计也无人可知,让世人熟知的是明代军队使用的连弩,明代的连弩结构并不复杂,弩机上方的箭匣可装纳二十枚或更多的铁箭,箭匣和弩弦相连,射一枚后射手扳动箭匣,利用杠杆原理完成再次上弦,同时曲型结构的箭匣中的铁箭靠重力落下,射手便可再次射击。
这种连弩便于携带和使用,单手便可瞄准击,射极快,铁箭的穿透力又比其他材质的箭大的多,虽然没有尾羽射程不足,但对于水军作战,五十步开外即使是硬弓也难以精准,连弩的性能完全可以满足现在的水军的作战需求。
而且连弩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各部件通用,很容易大规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