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很会收买人心,不过令刘启感到欣慰的是,徐晃口呼陛下,对自己的称呼依旧没变,依旧喊着“主公”。
刘启笑道:“公明可算是出关了”徐晃点了头,刘协却高兴的蹦了起来,随后又“面无其事”的道:“朕可得却看看卿练的军”尽管陛下方才有些做作,不过刘启还是忍着没笑出来,随后就听得徐晃道:“主公这就是陛下所赐的侍妾范氏”
刘启看着范氏行了一礼,随后道:“公明知大节,不过小事就多烦你了”范氏点着头,又福了一礼。
说起来,刘启也对这闭关半年的徐晃所练的精兵起了些兴趣,毕竟这也算是自己的部下,宫中的侍卫,万一真的还如那该死的历史车轮那般,这可就是他的最大资本了
古代军队战斗力的评价标准事实上并不是人们传统印象的令行禁止,因为那似乎是“名将”所拥有的特权,事实上那是因为很多将军不识字的缘故,所以说像孙子兵法这类的书则是无缘拜读了。
真正评价的因素大概就是这支军队的精神状态了,也就是俗称的“士气”因素,看一支军队,先看士卒的外貌,彪悍嗜血者占大半,多半就是说这支军队的主人“训练”的还不错,但之所以称不上名将,则是因为这支军队有极大可能性是由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