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中拿出一本折子递上去说:“将军,刺史府兵曹署记录有范阳太守毛修之、燕郡太守李元德、渔阳太守封沓各自统带兵马的大致数量,按照规定,毛修之应当统带一千八百二十八人;李元德应当统带两千一百五十六人;封沓应当统带五千一百二十四人,除了封踏的统兵数量与记录的基本相符之外,毛修之和李元德的统兵数量大大超过了记录数量!”
赵俊生接过折子打开看了起来,东方辰在折子上写得很清楚,毛修之统带的一千八百多人应该是鲜卑兵将的数量,但毛修之又是吴兵将军,他麾下有八千多人的南朝降兵。
吴兵将军,就是一个雅称,实际上就是把从南朝俘虏的兵卒集中起来派一员降将统带,这个将军的名号就叫吴兵将军,因为南朝都城在建康,在三国时期属于吴地,因此把这些降兵就称呼为吴兵,统兵将军称为吴兵将军,这个称呼就是这么来的。
赵俊生再一看李元德统带的兵马数量,李元德实际统兵数量应该只有两千一百五十六人,这是鲜卑籍兵将的数量,可李元德手下又有一万两千人的汉兵,这些汉兵是刘洁、张嵩、李顺等人拥立拓跋晃为帝之后招募的,拓跋丕建立的朝廷被灭之后,这些汉兵理应要全部解散,但事后杜超并未解散这些汉兵,而是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