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一个时辰内就传遍了所有守军耳中,很快就传遍了魏国朝野上下,所有的朝臣们都知道了劝降信的内容。
一时间,朝臣们和武将们就各自有了自己的小心思 。
显而易见,死守是没有出路的,这已经是长安城内军中上下所有人的共识了,只有天真的人还会相信死守到底能够耗光乾军的耐心,让他们自信退兵。
劝降信上说得很清楚,只要投降,兵士们可以来去自由,想从军的可以继续留在军中,不想从军的领了路费回家,军官将校们可以保留官职,乾国朝廷会根据他们从前的官职另行安排职司,不会比从前的地位低。
赵俊生开出的条件不可谓不丰厚,诚意十足,如今摆在魏国朝廷上下和军中将校兵卒们前面的是给即将灭亡的魏国殉葬是否值得!
兵将们受到军纪的约束,尽管心里早就想投降了,可不敢表现出来,更不敢付诸实际行动,担心被人察觉后遭到举报,那么等待他们的就是极为凄惨的下场。
军官们当中有不少人也有投降的想法和心思 ,但也不敢轻举妄动,害怕还没行动就遭到捕杀。
真正心思 活络起来是那些魏国大臣们,他们在现在的魏国朝廷中根本就没有权力,大权都掌握在步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