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答案是需要几炷香?”
小丫鬟掩嘴而笑,“恩人已经告诉你们答案了啊……”
四人看着杨怀仁伸出的两根手指,终于明白了怎么回事了。蒸一笼屉炊饼需要两炷香,蒸十笼屉炊饼也是需要两炷香,只需要把笼屉叠在一起放到锅上同时蒸就行了。
四人汗颜,题目绝对是简单的不能再简单,但是他们第一反应就总是往算学题目上想,什么加减乘除那么一算,但是答案却一定是错的。
后世的很多父母在辅导上小学的孩子的时候,就很容易被这种题目弄得焦头烂额,在孩子面前颜面尽失。
有人埋怨现在这些用尽了各种鬼点子出这种数学题目的老师太坑爹,其实人家的目的是好的,这样的题目,其实就是鼓励孩子们多思 考,能够灵活的结合现实的生活来解决问题,而不是单纯的死记硬背。
古人那种死板的教育体制下教育出来的人,和后世的填鸭式教育叫出来的学生其实有些类似,老师们要求学生们一定要能一字不差的背诵课文,却从来不关心学生们到底理不理解他们背诵的东西。
陶潜的《五柳先生传》里所说的“好读书,不求甚解”,被老师们拿来用作解释他们这样教育学生的正确性,是从先贤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