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河,而他在这方面的造诣,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杨怀仁这个对书法艺术一窍不通的人,倒来了兴致当场点拨他一下,不知道他这一点拨,在赵佶心中值不值那几万贯的珍珠宝石。
“听闻王爷书法造诣年少大成啊。”
“杨侯见笑了,随意涂鸦打些时光而已。不过小王倒是听坊间传闻杨侯书法绘画都是一绝,小王的四叔对杨侯那可是十分推崇的,只可惜无缘得见芳墨,实在是可惜。”
提起书法来,赵佶来了兴趣。宋代皇亲在待遇方面优渥是优渥,但是祖训也决定了他们这些王爷郡王之类的皇族是不得干政的,大都是挂着个高大上的虚职散养。
所以像赵頵和赵佶这样的王爷,大都是吃着闲饭无事可干的,他们寄情书法和绘画艺术也就成了一种集体性质的爱好。
赵佶虽然年纪不大,但在书法艺术方面的天赋,在这些王爷之中算是翘楚,十一岁的他,已经能完美的临摹黄庭坚的黄楷了。
这也正是赵佶骄傲的资本,他以前也听说过杨怀仁在书法艺术方面颇有见地,他的四叔嘉王就在宗族里吹嘘过多次,只是却从未见过杨怀仁有任何的墨宝流传出来。
杨怀仁听他这么说,心中忍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