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团练使这种官职,原本也还是个实职,负责地方上的乡兵和民壮的组织和训练。宋朝初年,团练使一般由地方正府上的刺史、县令、县尉,或者当地厢军中的军事最高长官兼任。
到中后期的时候,朝廷官员冗余的情况严重,便单独把团练使这个官职分离出来,由专门的人担任,就是为了安排下更多的官员。
但是到了党争时期,团练使成了那些在朝廷中枢不得志或者被贬谪的官员发配到地方上的固定职事,逐渐就变成了一种虚职,当然应该有的职权还是有一些,但权力相对很小。
排在第三位的就是杨世虎这样的军都虞候了,作为真正有能力的军事长官,这官职听起来也十分有实权,可这样的权力也是相对的,都虞候在战时能指挥军队作战,可并无随意调动军队的权力。
这就是北宋军事制度里边,以文抑武造成的弊端了,真正的武职官员只能当个“将”,却没有“帅”权,而掌握“帅”权的人,是不怎么懂行军打仗的文职官员。
排名第二的,是军观察使,大多数情况下,还兼任军副指挥使的职权,从某种意义上说,其实就是是军监。
说起来,这个军监就更可笑了,连个文官都不是,而是个太监。